近日,由南方電網公司牽頭,南網科研院、南網超高壓公司、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所屬西開電氣公司、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共同研發的第1臺±550千伏直流GIS(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在金中直流±500千伏桂中換流站成功投運。這是該裝備在世界上第1次實現工程應用,標志著國產±550千伏直流GIS先進入實用化階段,填補了我國在高壓直流封閉式開關設備領域的技術空白。
直流GIS是海上風電平臺與陸上換流站集約化建設的關鍵電氣設備,與敞開式直流開關設備相比,可減小直流場空間70%—90%,減小海上平臺尺寸10%,大幅降低深遠海風電開發建設及運維成本。
在此背景下,南方電網公司立項“±550千伏直流GIS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及工程應用”項目,入選國家能源局“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更新規劃實施監測依托項目。牽頭組建產學研用更新技術團隊,歷經5年持續攻關,編制5項IEC、國家和行業標準,并以此為基礎研發了國內首臺±550千伏直流GIS樣機,其核心參數均高于國外產品,行業鑒定為先進,標志著我國已具備超高壓直流封閉式開關設備“仿真—設計—制造—試驗—工程驗證”全鏈條自主研發能力。
一、概述(SZZV-U電力市場需求“便攜式雷電計數器歸零校準裝置”適用于各種電力設備)
避雷器在線監測儀是針對變電站、水火電廠、大型廠礦自備電廠中避雷器下端的放電計數器進行檢測的專用儀器,既可對雷擊次數進行檢驗,還可對泄露電流進行校驗,一機兩用。
二、技術參數(SZZV-U電力市場需求“便攜式雷電計數器歸零校準裝置”適用于各種電力設備)
1、輸出電壓:DC600V±5%
輸出電流:AC 1mA-5mA(負載小于500Ω)±3% 10mA需定做
2、間隔時間:≥30s
3、供電電源:AC220V±10% 50Hz±2%
4、沖擊電流:≥100A(8/20μs)
5、體積:260×190×175mm
6、重量:4kg
三、工作原理(SZZV-U電力市場需求“便攜式雷電計數器歸零校準裝置”適用于各種電力設備)
圖1所示為JS型動作記數器的原理接線圖。圖1(a)為JS型動作記數器的基本結構,即所謂的雙閥片式結構。
當避雷器動作時,放電電流流過閥片R1,在R1上的壓降經閥片R2給電容器C充電,然后C再對電磁式記數器的電感線圈L放電,使其轉動1格,記1次數。改變R1及R2的阻值,可使記數器具有不同的靈敏度。一般動作電流為
圖1(b)表示 JS-8型動作記數器的結構,系整流式結構。避雷器動作時,高溫閥片R1上的壓降經全波整流給電容器C充電,然后C再對電磁式記數器的L放電,使其記數。該記數器的閥片R1的阻值較小(在10kA時的壓降為1.1kV),通流容量較大(
四、檢查方法及原理(SZZV-U電力市場需求“便攜式雷電計數器歸零校準裝置”適用于各種電力設備)
由于密封不好,動作記數器在運行中可能進入潮氣或水分,使內部元件銹蝕,導致記數器不能正常動作,所以《規程》規定,每年應檢查1次。現場檢查記數器動作的方法有直流法、交流法和標準沖擊電流法。研究表明,以標準沖擊電流法可靠,其原理接線如圖2所示。
C-充電電容; R-充電電阻; L-阻尼電感
D-整流硅二極管; r-分流器; B-試驗變壓器
V-靜電電壓表; CRO-高壓示波器
將沖擊電流發生器發生的8/20μs、100A的沖擊電流波作用于動作記數器,若記數器動作正常,則說明儀器良好,否則應解體檢修。例如某電業局曾用此法對27只記數器進行檢測,其中有3只不動作,解體發現內部元件受潮、損壞。
《規程》規定,連續測試3~5次,每次應正常動作,每次時間間隔不少于30s。測試后記錄器應調到0。
五、操作說明(SZZV-U電力市場需求“便攜式雷電計數器歸零校準裝置”適用于各種電力設備)
1、將監測器輸入端與計數器輸入端(線芯)相連,監測器外殼與計數器外殼相連,連接線盡量短。
2、將電源線接好后,檢查儀器及接線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后即可開始試驗。
3、合上電源開關(電源燈亮),待電壓穩定(600V左右)后,即可開始校驗。
4、動作計數檢測:將功能選擇開關擲向左邊,此時表頭右邊的紅色電壓指示燈亮,表頭顯示值為監測器輸出的直流電壓值,按下動作計數檢測鍵,輸出電壓立即下降,此時可觀察計數器的動作情況。
5、如需多次試驗,可待輸出電壓達到穩定值時,再按動作計數檢測鍵,觀察計數器的動作情況。
6、泄漏電流檢測:將功能選擇開關擲向右邊,此時表頭右邊的紅色電流指示燈亮,表頭顯示值為監測器輸出的交流電流大值,按下泄漏電流檢測鍵,旋轉電流調節電位器,此時監測器表頭顯示值應為放電計數器顯示值的1.4倍,監測器量程為1.4-7 mA。
7、檢驗完畢后,為保證人員,關掉監測器電源開關,必須等1分鐘后先拆除檢測器上的連線,再拆放電計數器上的線。
8、如按檢測鍵,輸出電壓沒有下降或電流顯示值為零,應關掉電源,等1分鐘待電壓回零后,檢查回路是否有斷點,或者是放電計數器不適合技術指標中規定的型號。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印發《關于下達北斗應用國家標準專項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其中由貴州電網公司牽頭制定的“電力系統專用北斗桿塔基礎滑坡監測系統技術規范”成功立項。這是南方電網在北斗領域第1個正式立項的國家標準,標志著我國電力系統在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暴雨引發的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常常導致輸配電桿塔出現傾斜、位移、沉降甚至斷裂,嚴重威脅到電網的可靠運行。為此,該技術規范將對北斗監測設備選型、基準點布設、監測點布置、基礎設施建設、設備安裝與調試、滑坡監測系統構建以及可靠運行與維護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為電力系統北斗桿塔基礎滑坡監測系統的建設和運營提供權威的技術指導。
預計研究周期為兩年的技術規范旨在通過標準化建設,增強電力系統應對地質災害的能力,提高輸配電桿塔的運行可靠性和自主可控水平。”北斗系統在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項目團隊負責人表示,“通過國內范圍內的規范實施,我們將顯著提升電力設施的可靠性能,確保電網穩定運行。”
揚州蘇中電力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